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

时间:2025-09-24 16:24:21
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12篇

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12篇

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,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,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。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?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,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1

前几天当我拿到xxxx年十月份的《幼儿教育》期刊时,我随手一翻,就看到了在教育经验的一栏中,有篇文章的题目很有趣,题目是《从“大灰狼”到“灰太狼”》,一下字就想到了卡通动画中的角色,那时,我就在想“大灰狼”怎么会变成“灰太狼呢?他们两个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带着好奇心,我迫不及待地找到了那一页,最终找到了答案,使我受益匪浅。

这篇文章写于江苏省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的一位老师,由于班里举行庆“六一”的亲子活动,朱老师编排了一个《小兔乖乖》的童话剧,由于要分配角色,朱老师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征,对孩子进行了一番分析后,大家都有了各自的角色,这时,只有杰杰对自己扮演“大灰狼”的角色而感到不满,原本以为老师借来大灰狼的服饰,孩子会喜欢这形象的角色,但却出人意料,杰杰不但不喜欢,还继续坚持不要演大灰狼,从孩子的话中知道,孩子不喜欢大灰狼,因为它是大坏蛋会吃人。后来,经朱老师的改编,把童话剧的题目改成了《喜洋洋和灰太狼》,故事内容一样,就是名称改变了一下,这次,老师不再分配角色,而是从分析人物入手,问起孩子们最喜欢谁。孩子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,但没有一个喜欢灰太狼的。在朱老师的带动下,问起孩子们:“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缺点,你们觉得灰太狼有吗?”孩子们都纷纷举手了,原来,灰太狼最喜欢听她老婆的话,每次抓羊,都会想出很多办法,虽然没被抓到,但他还是坚持着。它的优点顿时被班里的孩子所认可,这时,杰杰似乎领悟到了什么,终于同意了这个灰太狼的角色,但他坚持演不要吃羊的狼。就这样,他们发挥自己的智慧,尽情的创造,赋予了童话剧更多的元素和意义。在演出那天,连杰杰的妈妈也想不到孩子会表演的这么棒。看到这里,我也深为他们的表演而感到开心、快乐。

从中,我看到了这位老师的.用心所在,在表演中她寻找到了一个让孩子喜欢表演角色的方法。其关键在于让孩子理解这个角色,大胆开心地去表演,而不是刻意让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,倘若老师给孩子分配到哪个就让他表演哪个角色的话,这样只会太拘束于幼儿,因此,就会出现孩子争着、吵着要去演大家喜欢的角色。当然,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故事,都会有两个正负角色,这样才能衬托出主角的品质。孩子也是如此,我们要打动孩子,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接受自己的角色,只有通过老师的开导或让孩子自己去探索。只有信任孩子,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去探索了,他们才会发挥出角色中的主动性、创造性。

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2

开学已经两个月了,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开心吗?这些是我一直在想的事情。每每问起孩子,你开心吗?我们班级的小朋友大部分回答的是开心,我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小朋友说开心,然后接着另一个小朋友也跟着说了开心,也没有真的去发自内心的告诉我,但是我不敢全部的肯定全班小朋友都说了开心。

我个人一直认为在一个开心,轻松的状态下才会在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健康成长。我对我们班级的孩子要求不是非常的高,我一直希望他们能够在小班开始慢慢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,感受学习的氛围,也慢慢的'开始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。班级的常规已经建立起来,可能我们两位老师不是那种很严格的老师,所以,我们班级的小朋友还是不怕我们的。只能给一点严厉的批评了,并不是说批评了孩子,孩子就会不喜欢老师,我认为我们班级的孩子只有批评了,他才会渐渐的知道自己错了,他明白这样的习惯不好,他便知道了如何去改正自己错误,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犯,从而得到我们的肯定与表扬,获得双倍的快乐!在孩子们的眼中,世界是多姿多彩的,在他们的世界中世界是充满惊喜的,乐趣、如果让他们的学习需求更多地来源与这些乐趣,那么,就会让他们所学的融入生活中。每次带孩子出去散步的时候,孩子会踩着地上的砖块,边走边数着这些格子,有时候他们会数不清,因为小班的孩子根本不会数数,但是有个别的孩子可以数,虽然数着数着就乱了套,但他们会从中获得很多的快乐。当我们走到幼儿园一些角落里,孩子们会非常的开心,比如:中午吃晚饭去散步,他们看见幼儿园小辣椒、小茄子、小花朵,我会告诉他们这些辣椒、茄子、花朵宝宝想睡觉了,我请小朋友轻轻地摸摸它们,我想它们一会儿就睡着了,孩子们就会上前轻轻的去摸摸它们,孩子们摸完后非常的开心,从而也认识了这些植物,我用这种拟人化的情境去带领幼儿认识植物,也是为了培养孩子爱惜植物,认识植物,并且发展了幼儿的爱心。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也各有不同,有些人买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会觉得快乐,有的人得到了一句赞美的话便觉得很快乐。孩子们也如此,他们的生活中如果充满着快乐,让他感觉到快乐,那个环境他便很快的爱上了,也不会不愿意上幼儿园了。每天所开展的活动不一定每一个孩子都会顺利完成,并不是我教了孩子们该如何做,他们就会做了,我放手让他们去自己大胆的做,只有做了,我相信他们才会一点点的掌握,我有时候会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帮助,这样子他们也会觉得老师对他们的爱,他们也认为他们能够完成老师教会的东西。获得了成就感,这样也快乐了。每次出去做操我并没有要求孩子一定要一个一个排列的多么整齐,在我们平时玩的“吹泡泡”的游戏中,孩子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吹一个“大泡泡”,那就是很快的拉成一个圆圈。这也不需要我一个一个过去拉他们。当他们快速的拉成一个泡泡的时候他们会觉得非常的快乐。有个别小朋友因为身体老是不听话,所以总是不能来幼儿园,于是我有一天悄悄的问他:“在家里玩的快乐吗?”他说:“不快乐!”我说:“怎么不快乐?”爸爸妈妈,爷爷奶奶都可以陪着你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想吃什么都可以吃,怎么会不快乐?他回答我说:“在家里我学不到老师教的东西,我没有好朋友和我一起玩。”我忽然觉得孩子也要快乐,每一种快乐的领域不同,他们觉得这里他们的心已经驻扎下来了,那么总会让他安心、踏实、快乐!幼儿园的生活并不是时时刻刻能让孩子感觉到快乐,因为、我们是一个大家子,无规矩不成方圆,要想让我们这个班级有一些秩序,我们还是给了一定的常规。希望孩子也能够在培养常规的过程中感受快乐!

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3

角色游戏是幼儿们最喜欢玩的游戏。我们班的“烧烤屋”就是一个角色游戏区域,也是幼儿们比较喜欢玩的游戏。但是最近我发现玩“烧烤屋”的孩子越来越少。通过观察,我发现孩子们在“烧烤屋”游戏时总是重复类似的活动内容,比如:烤鸡翅,烤鱼,烤香肠、卖饮料等。

今天我们班的“烧烤屋”多了用各种材料自制的韭菜串、蚕豆串、生菜串、玉米棒等。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比以前高多了,在活动中冯浩瑜做了烧烤屋的经理,冯经理通过叫喊:“烧烤屋有新鲜的蔬菜吃咯,快来买呀!”果然生意不错,孩子们在游戏中是通过语言来完成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的。“请问,蚕豆串多少钱一串啊 ……此处隐藏7860个字……受,而且我也毫不讳言这一点。所以各位想做助教的或志于此的,先得有个思想准备。这或许跟我的作息时间有关,我平时是晚上11点前肯定上床的,早上5点半左右起床。做助教的时候晚睡,但我坚持早起,所以感觉比较累,这种累的感觉在回到家以后特别明显,经过两天调整就恢复了。当时不太累,可能脑子里有根弦,绷得紧,而且思想上比较兴奋,不太容易累,一旦完成任务,倦意袭来时感觉就比较明显了。

上面一段,你可能会退却,会有其他想法,但请不要着急,且听我慢慢道来,看完再做决定嘛,又不差那么几分钟。首先得肯定我自己的观点:如果有可能,你想要去做助教的且有机会的赶紧报名,不想去的也要行动起来去努力做助教,因为这么做了,你绝对不虚此行。老师说:有代价,就会有价值。我敢担保,只要你全身心投入,收获的价值超乎你的想像,前提是你愿意多思考。相信我,更相信你自己,这个决定真得值,可能会值得你回味一生。

废话少说,各位看官等急了,再不入正题,估计得被板砖拍死。诸位请看:

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助教的工作。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配合导师做好培训工作,比如一些准备工作,各个环节或是培训项目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并应做好的等等。之前,导师都会交待清楚,然后让我们提问,大家沟通好,避免出差错而导致的达不到培训效果。同时,在带小组的时候注意引导,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思维,让他们更快地进入状态,但不是做保姆,不是包办,让他们自由发挥才是最佳的。

说到几天做助教的感受,就随便说说吧,可能会有点断断续续、杂乱无章甚至是语无伦次,请不要拍砖,我随便写,您随便看,不用放在心上。结束助教工作后,常神神叨叨的,一直在回味其中的点点滴滴,做什么都在想,我也明白当时想的、念叨的绝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出现在这份感受中,因为真正坐下来以后,在指间流淌出来的已不是当时的思维状况。

做助教的最大目标是协助导师在每个环节让学员有更深的体悟,导师跟学员讲“向内看”,我们相反“向外看”,焦点在他们身上才是重点。根据每个环节的内容,鼓励学员对照内容反省自己,看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,从而来推动学员发现问题-想出办法-解决问题,达到自身的提高。我做助教的这批人,是单位里的中坚力量,都比较年轻,而绝大部分不带职位。用导师的话说:比较老实,比较闷,但潜力不可低估。当时我没有很好的理解这句话,只意会了前半部分。所以我总是在每个环节前有点担心,担心自己做不好,而影响他们,导致效果不理想,这跟我去的目的背道而驰,故有时比较紧张,只是我自己还不清楚,其他助教却看得清楚,一直在鼓励我。当时陷在这个里面有点不能自已,后来想想主要是严重低估这帮年轻人的活力。所以在最后大家做总结的时候,我最想说的就是反省我自己。

其实我觉得做助教最大的`感受就是,再做一次学员,再上一次课,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导师所讲的内容,以一个局外的局内人角度看这次培训。不仅在讲课的内容上得到进一步理解和消化,而且学员在各种项目中的表现收获感动、收获精彩,各种情绪充斥心中,可谓五味杂成。来做助教才发现原来上的课太过仓促,很多内容都没来得及消化,甚至有的内容,当时没有明白导师想要告诉我什么,也没明白分享的重要性。比如说:进门前,门神大喊,“门已打开,可以进来坐”;进了门,迎宾讲,“手带物品放一边,铭牌戴在胸口显眼外”;到了里面,知客说,“先坐满前排”。导师讲,这里面有三个重要含义:一是敞开心扉;二是放下包袱;三是积极参与。这三点不仅是参与培训的态度,更是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啊。生活和工作上的迷茫、无助,都跟自己的心有关,太追求无谓的果,忽略了原来前进的目的和内心的感受,不再仔细聆听心的声音,让它蒙尘,我的双眼再也没有智慧的光,再也看不清楚迷途了。工作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干劲和激情,曾经发过“到底是谁偷了我的激情”的感叹,对身边人与事大发感慨,却不曾想过向内看。有些内容上一次培训是没有感受到的,这次以助教的身份参加不仅巩固加深了以前的感受,而且有更加深刻的体会。

在引导学员分享时,导师教给我的三句话:一是“在这个练习中学习到了什么”;二是“它带给了我的价值是什么”;三是“如何将这些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”。导师提到过“佛怕因,凡人怕果”,通常是怕什么来什么。这里不是宣讲什么唯心主义,我想说人生是一个不断完善、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,除非你想混一辈子,但凡美好的结果都是自己努力得来的,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,代价和价值是并存的。如果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与辉煌,除了漫骂嫉妒外不作任何努力的话,注定平庸一生,更谈不上实现理想。相反,如果我平时注重思考,不断地总结并积极改进,我的人生一定是灿烂的,是努力过的,是没有遗憾的。

再有就是做助教这个角色的感受。每个开始前和结束后,导师都会召集我们一起,交代注意事项,总结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,最多的是鼓励我们加油。感触比较深的是其中几个项目。一是盲行,前进中看到他们手牵着手,互相搀扶,互相帮助,走过一道道“障碍”,这跟我的人生没有任何差别,只是这是精简精华版,心中感动莫名。常常找寻其他的虚无飘渺的东西,却忘记回头看看身边那些一直陪伴着的人,只记得索取,不懂得付出,稍不如意便心生怨怼。虽然导师一直告戒我,不要试图去比较这一批人跟上一批人的感受,因为人跟人是不一样的。但我还是私下里进行了比较,跟自己比较,把他们当成一面镜子(这是导师教的),照照自己。听他们在分享,我坐在边上悄悄流泪,感觉真好,这一刻的自己多么真实。

二是领袖风采。我就是那个“万恶”的总裁判,以“公平、公正”的态度对待比赛。用带着“杀气”的凶恶语调,对愿意承担责任的队长予以重罚,直到他们瘫在地上,爬不起来。有很多人想揍我,很好,真的很好。至少这个环节让你体会深刻,在后面阶段我也是忍住眼泪再喊处罚,如果你仔细观察,我们其中的女助教有泪流满面的,只是她们都低着头。你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了吗,体会到领导肩头的重担了吗,你体会到你存在的价值了吗?如果有,那太好了,哪怕你揍我一顿都是值得的,至少我的角色很投入、很成功。

最后一个项目的训练,我做那个一丝不苟的裁判。因为我的多次“违规”,让你们一次又一次的重复、磨合、凝聚,哪怕有一处没有做好,我还是坚持喊“违规”。我忘不了其中一个女队员水汪汪的哀怨的眼神,我跟她对视,无忧无惧。因为我发现他们还有一项没有考虑到,那就是细节。我们裁判不会错,只是你们没有好好理解规则,没有考虑周全,那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。希望你能懂我。

最后我要说的是,在这次培训中,我大概是最没有信心的一个。总是担心学员由于太老实、太闷,迸发出的火花、智慧和创造力不够。但实际上是你们给了我太多惊喜、太多感动、太多震撼,到最后我才明白团队的智慧和创造力是多么地强有力。放手让你们去做,信任你们、包容你们、赞美你们、鼓励你们,你们的成绩超乎想像。前面老师讲的信任、包容、赞美等等一一呈现,原来发现我做得还是不够好,紧张显而易见,常常想解释自己的多事,导师助理逸飞常提醒我,让我更快地醒悟过来。

我想对导师、助理和助教伙伴说,谢谢你们的帮助和鼓励,我将继续努力。我想对学员们说,你们是最棒的,我以你们为荣。最后对大家说,我爱你们!

《幼儿园老师教学心得12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